一、海外院校简介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文: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英文:University of Science, Malaysia,缩写USM,简称理大)是马来西亚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马来西亚顶尖五大公立大学之一。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于1969年成立,拥有主校区、工程校区、医学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0亩。学校设28个学院,26个研究中心,提供500多个专业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本科生和研究生共20000多人,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留学生超过5000名。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位列世界第147名,亚洲第34名。
主校区学院有:艺术学院、生物科学学院、传播学院、化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教育研究学院、住房、建筑与规划学院、人文学院、工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医药科学学院、物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工程学校区学院有: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与矿产工程学院。
医学校区学院有:牙科科学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医学科学学院。
26个研究中心分别为:高级管理中心、高级医学和牙科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研究平台、马来西亚考古研究中心、药物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教育、培训和研究中心、国际研究中心、伊斯兰发展管理研究中心、海洋和海岸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与国际研究中心、协同微电子设计卓越中心、兴奋剂控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人类基因组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马来西亚药物与营养研究所、国家推进IPv6中心、国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国家毒物中心、临床科学研究中心、信息通信技术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河流工程与城市排水研究中心、妇女发展研究中心。
8个科研机构为:天文学和大气科学研究平台、基础教育研究平台、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平台、工程创新与技术开发研究平台、实验动物研究平台、和平发展研究与教育研究平台、学生发展和咨询研究平台、矢量控制研究研究平台、学术设施与资源研究平台。
10个服务中心为:教学技术与多媒体中心、通讯与技术中心、文化中心、Hamdan Tahir图书馆、Hamzah Sendut图书馆、伊斯兰中心、图库古塔博物馆、理科大学出版社、技术设施中心、语言与翻译中心。
 
二、硕士专业一览
 
  
   院 系  | 
   专 业  | 
  
  
   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Centre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 Studies  | 
   可持续发展实践硕士Master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  | 
  
  
   教学技术和多媒体中心 Centre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 
   教学多媒体硕士 Master of Instructional Multimedia  | 
  
  
   协同微电子卓越设计中心   Collaborative Microelectronic Design Excellence Centre  | 
   微电子工程硕士 MSc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 
  
  
   双学位 Dual Degree  | 
   理学硕士(固体物理) MSc (Solid State Physics) 工商管理硕士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商学院研究生院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 
   工商管理博士(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BA) 工商管理硕士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 
  
  
   纳米光电子研究与技术研究所 Institute of Nano Optoelectronics Research & Technology  | 
   MSc (纳米光电子学) MSc (Nano-Optoelectronics)  | 
  
  
   艺术学院 School of Arts  | 
   创意产业设计硕士 Master of Design in Creative Industry  | 
  
  
   建筑、住房与规划学院 School of Building, Housing and Planning  | 
   MSc(工程项目管理) MSc (Project Management) 风景园林硕士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建筑学硕士 Master of Architecture MSc(建筑技术) MSc (Building Technology) MSc(旅游开发) MSc (Tourism Development) MSc(建筑技术) MSc (Building Technology)  | 
  
  
   化学科学学院 School of Chemical Sciences  | 
   MSc(化工仪表)  MSc (Chemical Instrumentation)  | 
  
  
   土木工程学院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 
   MSc结构工程  MSc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Sc环境工程  MS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Sc(消防安全工程)  MSc (Fire Safety Engineering)  | 
  
  
   社会科学学院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 
   公共管理硕士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PA) 经济管理硕士  Master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MEM) 社会工作硕士  Master of Social Work  | 
  
  
   计算机科学学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s  | 
   MSc(数据科学与分析)  MSc (Data Science & Analytics) 信息学硕士 Master of Informatics  | 
  
  
   教育研究学院 Schoo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 
   咨询学硕士  Master in Counselling 硕士(教育)  MA (Education)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电子系统设计工程硕士 MSc Electronic Systems Design Engineering  | 
  
  
   人文学院  School of Humanities  | 
   MSc(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MSc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语言学及英语语言研究硕士MA (Linguistics and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文学硕士(东南亚历史) MA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硕士(文学) MA (Literature)  | 
  
  
   工业技术学院  Schoo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 
   MSc(环境科学)  MSc (Environmental Science)  | 
  
  
   语言、文学和翻译学院    School of Languages, Literacies and Translation  | 
   文学硕士(专业翻译)  Master of Arts(Translation for Professionals)  | 
  
  
   管理学院  School of Management  | 
   专业管理学硕士  Master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商业分析硕士  Master of Business Analytics  | 
  
  
   材料与矿产资源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Mineral Resources Engineering  | 
   MSc(材料工程)  MSc (Materials Engineering)  | 
  
  
   数学科学学院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 
   理科硕士(数学教学) MSc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MSc(数学)  MSc (Mathematics) MSc(统计学)  MSc (Statistics)  | 
  
  
   物理学院 School of Physics  | 
   理学硕士(固体物理)  MSc (Solid State Physics) MSc医学物理学 MSc (Medical Physics) MSc(辐射科学)  MSc (Radiation Science) MSc(应用地球物理学)  MSc (Applied Geophysics)  | 
  
  
   传媒学院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 
   MC(整合营销传播) MC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文学硕士(传媒) MA (Communication)  | 
  
 
 
三、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一)中外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
中北大学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合作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培养模式为“1+1+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计划,并符合硕士学位要求,毕业生可获得4份证书,即中北大学颁发的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中国教育部出具的海外学历认证报告。
1、培养模式:1+1+1
第一年:在中北大学完成本专业一年级课程学习,参加“国际英语强化班”并通过英语考试。课程引进国外教学内容,中外双方协作,提高学生英文能力和专业能力。
第二年:赴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学习,完成海外课程学习,在理科大学的学习成绩和学分也同时被计入中北大学的研究生成绩。
第三年:回国后继续在中北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
2、申请条件
1)中北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2)有一定英语能力(大学英语六级/雅思6.0/托福IBT>79有机会申请奖学金)。
(二)国际研究生绿色通道项目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为中北大学本科生提供硕士研究生升学绿色通道,即中北大学的本科生参加校内培训课程,通过考试后,可直接获得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硕士录取资格。
获得录取资格的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赴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学习1至1.5年的硕士课程,将获得理科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并有机会拿到国内和国外导师的推荐信。毕业后的学生可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也可参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组织的“国际英才招聘会”。
1、培养模式:0.5+1(1.5)
中北大学在读本科生参加1学期的“国际英语强化班”,课程体系引进国外教学内容,由中北大学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协作。学生通过学习并完成考试,在中北大学本科毕业时同时获得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在马来西亚完成1至1.5年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毕业后获得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海外学历在中国教育部认证。
2、申请条件
1)中北大学在读本科生;
2)有一定英语能力(大学英语六级/雅思6.0/托福IBT>79有机会申请奖学金)。
四、项目优势
1.校际合作,留学时间短、经济成本低。国内学习阶段可充分做好语言、心理准备,节省在外读预科和语言的时间。
2.双重管理、学分互认、优势互补。国内和国外分阶段完成,两校学分互认,共同管理,全程学习指导和支持。
3.中外两校双学位、四证书。双硕士项目学生毕业时,满足学位要求可获得中北大学颁发的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中国教育部出具的海外学历认证报告。
4.升学进修、高端就业机会多。80%以上的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获得博士的录取资格。也可参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组织的“国际英才招聘会”,应聘我国高校、事业单位、国企、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
五、咨询
国际教育学院樊鹏老师
电话:3923988, 3921209
邮箱:fanpeng@nuc.edu.cn